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0-11-05 10:59:00

心得探討

近日,我看到一篇有關人類學的文章:http://annpo.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01.html

很感謝作者寫了這篇文章,讓我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可這個問題,因此我也寫了以下的回應。



其實沒有去做過田野調查的人類學家是有的,我曾經看過一本書,不好意思我有點忘了它的書名,好像在英國有位男性人類學家,他天生體弱多病,根本無法去做田野調查,但是當那些勇猛的人類學家們忙於田野調查當中,對於他們自己所蒐集的民族誌、報告和筆記等等珍貴資料,沒有太過多的時間或機會,好好坐下來自行做更為深入的研究和剖析那些資料,所以這時候像這樣的人類學家,就幫了個大忙。因為只有他有那麼多的時間與機會可以神遊或參閱那些文獻資料,在將之與往昔作對比,進而更深入得去探討文化的內部結構等等。所以,湧於闖蕩的人類學家們,急於蒐集那些落後地區即將消逝的文化,而室內的人類學家,可以發揮他們最大的良能為這些珍貴的文獻作解析,若這兩種人類學家相互合作,那麼對於人類學與其在學術界的未來會有更多的啟發。



我想要發表一下關於"一個人到第三世界能做些什麼?" 我本身非本科系出身,但是我未來想要成為一為人類學家,當然也非常渴望去做田野調查。為什麼我會認為我自己適合擔任這樣的一份研究工作?首先,我就讀的學校是文學院,平日能做得事情不過就是打打字、交交作業、和同學做多元意見上的交流等等雜事。但是我一直很想要去尋找一個答案,就是我這輩子的生活目的就是要畢業、工作、賺錢、結婚、生小孩、管小孩、老、死嗎?這是我畢生的目標嗎?這些夢想都好個人化,和大家一樣,同樣四年的時間讀完大學,有些人的生活歷練就是和別人很不一樣,所以我選擇服務性的社團,一直去參與,當志工並不好玩,因為我很認真看待那些需要我的幫助的人,因為他們沒有得到一定得照顧,才會有今日的情況發生。而我呢?和一般正常的家庭一樣,有建全的生活環境與家人的陪伴,所以有今日建全的我。但是享受資源的同時,我必須思考一件事情,要是今天的我沒錢,沒有工作能力等等,社會是很現實的,沒有錢就沒有好的資源可以用,而我的父母有錢所以可以買好的資源給家人用。因此我要感恩,資源分配不均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我會有機會享受資源,是因為他人的犧牲才有今日的我,所以我有責任要去為他們那些弱勢團體做些什麼。



第二,一般的人確實做不了什麼事情。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個願意付出的心,那麼當他們達到一定的共識時,那股力量的凝聚是非常偉大的,因此不可以小看一個人的信念與力量,因為有這樣的動力可以啟發更多無數和這個人有類似或同樣想法的人,一同齊心去幫助需要得到幫助的人。就拿我的學校文藻來說,近日校園遭受凡那比颱風的破壞,使校內的發電機都泡在水裡而毀損,大家急於搶修,為的是要趕緊在一周的時間內恢復電力,300多位學生們這幾天也自願到校協助復原的動作,大家都也很心疼敦煌裡那些全新的原文書通通泡爛,沒有一本是好的,而社團的幹部資料毀壞不少,健身房的運動器材也全毀等等慘況,難以一一述說。而當初也只由幾個學生會的人合作將學校的慘況剪輯成影片發部到網路上,慈青社的幹部也透過Facebook或email告訴社員訊息等等,因此接下來的這幾天,平日不曾相識的同學們,也在這機緣之下多了幾個新朋友。



小結,好的想法與信念值得廣為散布流傳,這就像是寫論文一樣,要有前人的珍貴的研究結論來參照現今概況,才能讓新一代的學子激發出更加進步的論點與見地。「老實說,不論是當時或現在,我都覺得田野工作或其他學術研究,其正當性不在對集體的貢獻,而是遠為自私的個人成長。學術研究就像修道院生活,專注追求個人性靈的完美,其結果或許會服務較大的層面,卻不能以此論斷它的本質。」~《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他說的一點都不錯!我還蠻欣賞他的觀點。



Wish you luck! =)

評論(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