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劭慈 LIU,Shao-Tzu
文藻外語學院專科部德文科四年級A班,生於1993年08月09日。
家庭背景
我出生於台灣高雄市,共有四位家人,分別為爸爸、媽媽、一位年齡和我相差三歲的哥哥。父親目前任職於中華電信公司;母親為家庭主婦,打理家人的一切生活起居;哥哥是個大學生。家裡同時也經營茶行,是由父親及母親共同經營。如今,雖然父親有一份穩定的薪水加上家裡有經營事業,有時還是會看到父母為錢奔波,可是父母親卻堅持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給我和哥哥,盡可能地讓我們接受到好的教育。父母親從小就以民主的方式來教育我們,有時對一件事情有不同意見及看法時,可以提出個人的意見並討論,藉此培養出我的獨立思考能力,成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們對於道德倫理及禮貌的態度非常要求且注重,在做人處世這一方面更是嚴格的管教,使我們懂得如何尊敬長輩。家人對我來說是無比可貴的,而我也擁有了價值無限的家庭溫暖。
求學過程
原本學區位於瑞祥國小,但因為小學三年級考進中正舞蹈班而轉學,從現在看起來,以前的我真的愛出風頭,在國小時擔任過班長、副班長、衛生股長、學藝股長…等幹部。國中就讀私立道明高中附設國中部,在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下,養成了每天讀書得好習慣。國中升高中時是我最懊惱的時期,當時一開始立志想讀普通高中,可是卻在選組時心中產生了矛盾,我喜歡數學但理化不好,對英文有興趣可是社會科不怎麼理想,於是母親建議我進文藻外語學院;如今慶幸選擇了就讀文藻外語學院,我適合這樣的學習環境,也因此而認識德文並愛上它。
在我求學過程中,父母親不會特別在學業成績上面做嚴格的管教,他們認為品行莫大於學業成績,從小父母親也灌輸了要對自己將來負責的觀念給我們,讀書是為了自己的將來,並不是為了他們而學習新知識,所以從國中之後,「讀書」就必須自我管理,自己安排讀書計畫等。對我而言,讀書並不是學生唯一能學習的管道,有些東西並不是能透過書中去學習或感受,每天坐在書桌前的生活,我也沒有辦法適應,因此幾乎每段求學過程,都會學習其他才藝或是參與社團活動及一些服務性活動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從中學習很多,加上國中畢業後進入文藻外語學院,藉由社團活動給了我很不一樣的學習環境,例如在專科期間參與文藻國際標準舞蹈社並在專二時擔任社內幹部─公關,除了學習國標舞及參與比賽外,從中我學習到如何與外校接洽聯繫、還有接待外賓、培養臨場反應和團隊默契等,也經由每次的開會了解到如何籌辦一個活動,同時也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及主動發表看法的勇氣,這一些東西,也是我求學過程中很重要的課題,所以除了兼顧好課業之外,讓自己的求學過程更加充實精彩,也因此在專二年,拿到文藻「課外活動績優獎」這項獎項肯定了我在課外活動及學業上的表現,這也是讓我最得意的事情喔!
訂定目標
進入文藻後,學校的校長及老師希望文藻人要具備3L;分別為Launguage.Life .Leadership。後來發現要兼具這些才能的非常不容易,以為在班級或社團內擔任幹部就能當一位傑出的領導人;以為學會了英文及德文就是真正認識語言;更是認為學校主動安排給學生的活動就是精采充實的生活。現在了解這三點自己接沒有完全具備,所以力下了三的目標。首先,自己並沒有真正認識自己主修的語言─德文,所以想要在文藻剩下的這兩年認識德國歷史背景及文化和文明;其次,希望能了解國際方面的議題,多讀課外書來彌補自己不足的知識,就此培養國際觀(專四選修商務德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及個體經濟學,希望以商業及國際經濟趨勢為出發點);最後,由於今年參與德國交換生接待家庭的企劃,原本沒有打算出國的我有了機會到德國兩個月,對德國留下好印象,也讓自己對德國更加好奇也更喜愛了,期待藉由出國遊學,增強語文能力並讓自己更獨立,能在德國這個環境深入了解德國文化,這與短期旅遊的感覺又更加不同了。
生涯規劃
現在已是專科四年級的學生了,對未來的生涯也早已開始緊張了,想到專五畢業之後的路還很漫長這樣的壓力已經開始越來越沉重了,但還是必須鼓起勇氣面對。專科畢業之後將會插考大學,但還未尚未確定科系,倘若有幸申請到交換生,則考慮插取德文系繼續在校學習語文;若沒有申請到,會考慮轉商,但並不會放棄學了五年的德文。對於自己的未來其實也不排斥先找尋適當且穩定的工作,因聽聞有些學長姐先就業,有了兩年至三年的工作經驗後,再考取研究所。提早踏入社會並非壞事,也能獲得一些工作經驗及社會歷練。雖然會考慮這樣的生涯,但這條路將會很吃力,畢竟在就業的過程中,讀書學習的時間會很少,意志力也是最重要的關鍵,所以這將是我沒有插考到理想的大學的最後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