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Lydia Yuan

2013-06-16 20:49:19

新聞評論

我要評論的新聞是關於一本小學的課外讀物,行政院新聞局推薦的課外讀物中,有一本叫做《真相拼圖》的書籍,裡面使用許多粗話和不雅的辭彙,還有不少性暗示辱罵字眼,許多家長認為這一類的書籍不適合給仍在就讀小學的孩童看,雖然裡面許多情緒化的字眼更能深刻的傳達書本中意涵,也能更凸顯書中角色的特徵,但是否可給小學生閱讀仍有待商榷。

我的觀點是這類書籍不適合給小學生閱讀,因為小學生的心智還未發展成熟,他們可能會去模仿書裡的內容,譬如說書本裡有許多髒話,有些小學生甚至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會盲目地模仿,這樣會模糊他們的觀點,無法分清楚是非對錯,任何交給他們的東西他們都會無條件吸收進去。之前我有遇見幾個小學生,他們的口頭禪是滿嘴的髒話,我不禁懷疑他們到底是從哪裡學到這些東西,現在小學生滿口髒話,我想他們甚至不明白他們說的那些髒話是代表什麼意思,他們只覺得罵出那些不雅的字眼好像很厲害好像懂很多,然後習慣就養成了,陪著他們一路到長大,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如果連根本也變成了灰色地帶,那受影響的會是整個社會,有些東西課本上不會寫,但小孩也很容易被媒體或社會甚至是自己的家人所影響,學校需要做的就是把他們在各方面所接收到的資訊統籌出一個正確的觀念,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又為什麼是對或錯的。

當我還很小的時候,有同學很喜歡罵髒話,我就受他們的影響開始也三句就帶一句髒話,但其實我也不完全明白那幾個字的意思是什麼,有一次不小心被媽媽聽到,她生氣得指責我,當我問他為什麼時,她只淡淡的回答我說:「不好。」當然我最後還是沒有聽話,更常將髒話掛在嘴邊,直到我真正了解那幾個字的意思。現在的社會資訊太快速,當然也包括不好的,我們無法保護孩子們完全隔絕在外,過度保護有時候也可能是傷害,讓他們提早認識這個世界也沒什麼不好,不要只跟他們說不可以罵髒話,跟他們解釋為什麼也是一種學習過程。
關於這則新聞我想出一個應對方式,在讓小學生閱讀這類書籍時,老師可以帶著學生們閱讀一遍,當下教導學生們裡面的用詞為什麼適合或不適合,並告訴學生們為什麼不能用,或是隨使用的話會帶來什麼後果,我想這樣的教導方式不會再讓小學生們擁有模糊不清的觀念,他們也能學會如何自己判斷是非對錯。閱讀本應該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閱讀之所以快樂是因為每一本書都能擁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作者不同的風格也會帶給讀者不同的感觸,但選對的書籍和正確的吸收新的事物也是很重要的。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