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2-21 22:51:55

大記者三章

書名:《大記者三章——記者的精神與作為》;作者:陸鏗
出版社: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一刷(2004年9月);出版地:台北
我剛開始看見封面上的標題「大記者三章」時,不禁感到有些疑惑,究竟必須得具備怎樣的特質、條件才能獲得此稱號呢?由於我實在非常想知道其成為大記者的秘密,因而引發我借閱此書的想法。
書在前言時,便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在各種媒體蓬勃發展的現今,即便記者的種類不可勝數,如有報紙記者、電視記者、雜誌記者、網路記者……等等。但仍有其最重要的本質,那即是要成為「大記者」!
然而,在現今社會的環境影響下,使得人們對大記者的定義,往往只侷限在它的表象,如:其所代表媒體的規模大小、職位、頭銜……,反而,忘記去注意其最重要的特質及精神。陸鏗先生認為做為一個大記者須具備五個層面的要件,分別是:豐富的經驗、遇突發新聞時沒有還價的空間、全方位的觀察、建立公正的立場與形象、把記者當做一生志業來經營。上述的五個面向彼此互相影響,且相互產生作用,所以缺一不可!而再針對成為大記者,則有三個重點須特別注意:一、如何交朋友,二、.如何面對突發新聞獨家新聞,三、.如何面對試煉。
首先第一章談到,記者是一份得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交朋友理所當然地成為當記者不可欠缺的條件之一,而記者要結交的朋友當中,又以採訪對象為最重要。故一定要懂得如何與之相處,並了解彼此間要維持怎樣關係。
有人說:「朋友越聚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我想這句話用在記者這份行業上可謂十分恰當。記者平時就該在人脈建立方面多下些功夫,例如:多多參與協會及聯誼會以擴大社交領域,這是記者平時須準備的基本功課。而書中所舉的交友竅門:開誠相見、發問的措辭及重點、採訪過程要抓住重心,還有提問技巧,尤其重要。若能確實掌握以上的技巧,我相信那便是邁向「大記者」成功之路的一大步。因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對記者影響是何等的深遠啊!記者可以透過朋友的幫助,得到一些小道消息,或是使被採訪者願意透露更多獨家。不過,我覺得也正因為必須得常常與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群相處,因而其中也不乏一些三教九流。而陸鏗先生能放下身段,與之往來,更令人為之欽佩啊!我想這應該就是他能造就許多的獨家的原因之一吧!
其二,記者工作非常動態,往往無法預期下一秒鐘會爆出什麼大新聞,極具挑戰性,因此若碰上大狀況時,究竟該如何因應呢?陸鏗先生以自身的經驗為例,說明大記者應當挺身而出,就算是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由「孔宋弊案」中,便可見其儆惡揚善的正義感。即便對方背後有可靠的勢力,他仍能毫不畏懼地將其不法勾當寫成報導。此外,當先總統問到其消息來源時,陸鏗先生更是謹守「保護新聞來源」的原則,連一個字也不願透露。甚至在被威脅砍頭時,也能自在地說出「腦袋可以不要」這種話,其精神真令我佩服萬分。
而最後一章,則告訴大家如何面對試煉。記者由於媒體特質的緣故,因而比平常人有更多機會見到大人物,所以往往很容易自覺高人一等。若是無法認清這是一種試煉的話,那在離開這個光環之後,便很難經得起這種打擊。
我深感認同陸鏗先生的想法。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切莫得意忘形。而且沒經過比較、淘汰,怎麼可以自視甚高、自以為是呢?當對方對自己越是讚美,便得更是謙虛。而當有人對自己有所批評時,也應虛心接受,並加以改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難免會有疏漏之處,對方若能點出自己的錯誤,自己也就多了個改進的方向可努力,不也是一件好事?。另外,書中還提到如何面對收買的試煉。我認為記者的筆是大眾的喉舌、社會的公器,既然如此,那便不能輕易受到利益的誘惑。于右任先生就曾多次提醒陸鏗先生他們對於金錢問題的處理要相當嚴肅,千萬不可「貪」。我想之所以會如此慎重的告誡,是因為被收買後,就等於掉進圈套,不得不接受他人委託,而無法保有報導的公正性,及自我良心的譴責,因此,當記者面對金錢的相關事情,務必得特別留心注意,以免「不小心」收了他人的錢財。
在看完此書後,我深深覺得自己對於「記者」這項職業,實在太不瞭解了。先前的我,總只是天真地以為記者是一份頗為輕鬆的工作,因為我認為記者只需要找到其採訪的對象,並將之所說的話錄音或是記錄下來,之後再加以整理成報導便可完成其工作。然而在閱讀完陸鏗先生的書後,才了解到自己的孤陋寡聞,竟然完全不了解記者辛酸的背後。藉由此書,我也看見了陸鏗先生對記者這份工作的熱愛,他一生只從事「記者」這份職業,即便人在獄中,仍在思索若是被判死刑時,自己的新聞標題,哪個才恰當?令人真是哭笑不得。而他實事求是,不接受任何收買的風骨,更是令我感到相當的敬佩。他真是一位大記者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