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散文書心得
書名: 生死學大師的最後對話---當綠葉緩緩落下
作者: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大衛・凱思樂
譯者: 張美惠
讀後感想:
這本論悲傷的書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生離世前的最後一本著作。本書從病人的角度轉移至失親哀傷這的角度,亦是羅斯醫生在因中風坐了九年輪椅及面對死亡的預期性悲傷中,切身體會之深刻作品。
真正懂得悲傷或接受死亡已然靠近的人,情緒是平靜而柔軟的。一如以達臨終壯態的伊莉莎白在本書帶給讀者的感受,她處處張顯悲傷具有的神秘復原力,只有懂悲傷的人能懂;只有願意經驗悲傷歷程的人,才能在悲傷具有的神秘復原力,只有懂悲傷的人能懂;只有願意經驗悲傷歷的人,才能在悲傷過程中開發這股復原的力量。換句話說,只有能悲傷的人,才能找到這股力量面對死亡。伊莉莎白在本書字裡行間的溫柔似水,讓我們經驗到猶如在悲傷輔導過程中,能享受如水般流動、洗滌、澄清、沉澱、過濾、清涼....以至清明的境界。
悲傷,如何以筆墨形容?說自己懂悲傷、懂愛的人,真的懂嗎?這是一本貼著心寫的書;是一個為人類悲傷而活的人,留下為失落與悲傷做見證、建構理論的生命之書。這是一本讓人想哭但知道為何想哭、能哭的書,說出我門悲傷時的痛、掙扎、煎熬、解脫、輕鬆與自在等複雜的悲傷情緒。本書對一個想盡辦法壓抑悲傷反應的文化或社會而言,不僅打破死亡的禁忌,也具有打破「悲傷禁忌」的意義。
作者: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大衛・凱思樂
譯者: 張美惠
讀後感想:
這本論悲傷的書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生離世前的最後一本著作。本書從病人的角度轉移至失親哀傷這的角度,亦是羅斯醫生在因中風坐了九年輪椅及面對死亡的預期性悲傷中,切身體會之深刻作品。
真正懂得悲傷或接受死亡已然靠近的人,情緒是平靜而柔軟的。一如以達臨終壯態的伊莉莎白在本書帶給讀者的感受,她處處張顯悲傷具有的神秘復原力,只有懂悲傷的人能懂;只有願意經驗悲傷歷程的人,才能在悲傷具有的神秘復原力,只有懂悲傷的人能懂;只有願意經驗悲傷歷的人,才能在悲傷過程中開發這股復原的力量。換句話說,只有能悲傷的人,才能找到這股力量面對死亡。伊莉莎白在本書字裡行間的溫柔似水,讓我們經驗到猶如在悲傷輔導過程中,能享受如水般流動、洗滌、澄清、沉澱、過濾、清涼....以至清明的境界。
悲傷,如何以筆墨形容?說自己懂悲傷、懂愛的人,真的懂嗎?這是一本貼著心寫的書;是一個為人類悲傷而活的人,留下為失落與悲傷做見證、建構理論的生命之書。這是一本讓人想哭但知道為何想哭、能哭的書,說出我門悲傷時的痛、掙扎、煎熬、解脫、輕鬆與自在等複雜的悲傷情緒。本書對一個想盡辦法壓抑悲傷反應的文化或社會而言,不僅打破死亡的禁忌,也具有打破「悲傷禁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