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自我:))
「自我」單單這個詞,可以代表很多意義,也可以不帶任何意義。翻遍各種參考文獻或是覽過無數過網站,可以從中看到很多很多定義或是相關文章,但越是豐富的資料,並不代表甚麼,「我就是我」唯有真正認清自己,自我這詞才是真正有含意,否則它永遠只是字典上的一屆辭彙罷了。
來談談關於我的自我認知吧,我有一個和我同年的雙胞胎姐姐,從很小的時候,大人種是把我們兩個放在一起、抱在一起、任何事也是一起做,「我就是她,她就是我」這是我最一開始對自己存在所設下的形象。但漸漸長大,我們之間的差異漸漸增大,不只長相有些許的不同,從很多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論功課,我無論怎麼追也追不上她,當我在為考進班上第十名高興時,她卻是在為只差一點就可以考第一名而感到洩氣;論才藝,我是以多麼地沒天分表現來襯托出她的天資,當我在為作文課第一次拿九十分興奮時,她卻已在為要拿哪篇文章參加校外比賽而苦惱著;又當我拿到被老師稱讚美術作業時,她卻已拿著得到比賽佳作的作品受眾人讚揚。
在我們倆之間,是隔著怎樣大怎樣深的橫溝!大人論我們時,以可愛活潑稱讚我,聰穎有前途這詞卻不曾降臨在我身上,「我不過一介平民怎能與她那天才相比呢?」這念頭在我童年時深深的刻印在我心坎裡,我對於我的自我認同與認知漸漸染黑,「普普通通,沒什麼。」大概就只能這樣子吧,一直一直平凡一下去,記得我當時還曾有這樣的一個志願:未來想當一個平凡的上班族。瞧,多麼平凡的志願配上平凡的人生多適合啊。
這樣的認知就這麼持續到國中,到了國中時,也不清楚為甚麼,大概是心裡隱約有個「到了新環境、新的階段,過去所有的成就都將歸零」的想法,又或許是突然開竅的緣故,我變得比以前還要認真,對姊姊曾有的敵意或是嫉妒也漸漸消逝淡去,第一次段考時我考了全班第五名,我記得當時的心情真的超級開心,開心到差點抱著班導繞校園一圈呢。接下來,不管是平常小考或是大考,我都以同樣認真的心態準備,而成績也同樣耀眼的回報我,我想我的信心大概就是在這過程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的吧,對於當時的我,成績就等於信心,只是這要命的想法也成了我的毒藥,不再介意姊姊固然是好,只是這樣的我因此放棄掉很多很多事,不在乎除了考試以外的事物,包含興趣與遊樂,只知道讀書讀書,並深信這就是我本身的價值,其餘的我甚麼也不管。保持這樣的我,一直到有一天,我段考失常,數學只考了77分,這成績在我現在眼裡看來其實沒什麼,但對當時的我這可不能不算甚麼啊,我崩潰大哭,彷彿自己的人生以崩毀,大家都來安慰我說下次再努力就好,當時班上國文老師倒是沒說甚麼安慰的話,「自己不努力還怪誰」冷冷的一句話卻是打擊了我一直以來的信念,這無疑是在摧毀我對我自記認知的價值啊!
不是只要努力就會考好嗎?不是努力過就會得到認同嗎?那次考試、那些國文老師說的話讓我困惑著讓我迷茫著,一直以來支撐我的東西就是只要「考好就代表一切」,可是我考爛了,這代表甚麼?難道是說我…… 失敗了?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甚麼?我存在這世界上的價值又是甚麼?
來到文藻,第一次離開歸仁來到大都市讀書後,我才發現,以前的我,視野是多麼的狹隘,對自我的認知是多麼的膚淺、愚昧。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了,或許這些事情對其他人來說是沒什麼,可是碰上保有愚昧思想的我卻是一大難題,甚至為困境。
就這樣跌倒又爬起、爬起又摔落,一步一步的走來,有沒有變得更成熟?有沒有變得更厲害更勇敢?我想多少還是有的,至少對於我對於個人自我有更深入的認知,不再是之前那迷茫小羊為了虛偽假象所做出自以為是的假認知,「我就是我」這句話的真理依舊不變,對於自己的能力所能到達之處,其實很多我是做得到的,只是太害怕失敗而不做罷了,有時候,事情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一句「我可以」能改變一切,有些時候,只要相信就好。且並不需要特別關注、羨慕其他人,關於我自己也有屬於我自己的長處不是嗎?
我所能做到的別人也能做到,那又如何?與其他人並行與此,有何不可?我有屬於我個人的獨特性,在做任何事的時候只要加入一點點屬於我自己的部分,那麼同樣的事就會有不太一樣的答案啦。
未來的路還太長遠,一步一步走去還需要一點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該做甚麼、該努力甚麼來支撐自己的夢想?其實答案已寫在我心中,不就是好好地把語文學好,然後學以致用嘛,就這麼簡單,不是甚麼大的嚇死人的雄偉計畫,但這麼簡單的計畫,要執行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我不是天才,我沒有IQ200的頭腦,讀書只能一遍一遍的死記直到活用;我沒有環境,沒有從小就在國外或是外語環境下長大,學習只能靠著一次一次受挫直到成功;我也不是特別外向樂觀大膽的人,沒有足夠的勇氣對未來永遠保持希望,但沒關係,每次每次的害怕,會讓我成長,站上台面對大眾時,我會告訴我自己不怕不怕,直到笑容不再顫抖。放棄甚麼的,何嘗不容易,只要我現在按下delete鍵將這邊文章刪除,再把所有我曾努力過的痕跡抹去就行了,可是,我絕不會這麼做的,算是為了夢想,我也要在逐夢的過程中,不顧一切地證實我存在的價值。
最後送給這篇長長的文一句小結語吧,所謂自我甚麼的不是說說就好,重要的不是去創造自我,而是在尋找自我的途中,你的發現,與你的認同。
來談談關於我的自我認知吧,我有一個和我同年的雙胞胎姐姐,從很小的時候,大人種是把我們兩個放在一起、抱在一起、任何事也是一起做,「我就是她,她就是我」這是我最一開始對自己存在所設下的形象。但漸漸長大,我們之間的差異漸漸增大,不只長相有些許的不同,從很多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論功課,我無論怎麼追也追不上她,當我在為考進班上第十名高興時,她卻是在為只差一點就可以考第一名而感到洩氣;論才藝,我是以多麼地沒天分表現來襯托出她的天資,當我在為作文課第一次拿九十分興奮時,她卻已在為要拿哪篇文章參加校外比賽而苦惱著;又當我拿到被老師稱讚美術作業時,她卻已拿著得到比賽佳作的作品受眾人讚揚。
在我們倆之間,是隔著怎樣大怎樣深的橫溝!大人論我們時,以可愛活潑稱讚我,聰穎有前途這詞卻不曾降臨在我身上,「我不過一介平民怎能與她那天才相比呢?」這念頭在我童年時深深的刻印在我心坎裡,我對於我的自我認同與認知漸漸染黑,「普普通通,沒什麼。」大概就只能這樣子吧,一直一直平凡一下去,記得我當時還曾有這樣的一個志願:未來想當一個平凡的上班族。瞧,多麼平凡的志願配上平凡的人生多適合啊。
這樣的認知就這麼持續到國中,到了國中時,也不清楚為甚麼,大概是心裡隱約有個「到了新環境、新的階段,過去所有的成就都將歸零」的想法,又或許是突然開竅的緣故,我變得比以前還要認真,對姊姊曾有的敵意或是嫉妒也漸漸消逝淡去,第一次段考時我考了全班第五名,我記得當時的心情真的超級開心,開心到差點抱著班導繞校園一圈呢。接下來,不管是平常小考或是大考,我都以同樣認真的心態準備,而成績也同樣耀眼的回報我,我想我的信心大概就是在這過程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的吧,對於當時的我,成績就等於信心,只是這要命的想法也成了我的毒藥,不再介意姊姊固然是好,只是這樣的我因此放棄掉很多很多事,不在乎除了考試以外的事物,包含興趣與遊樂,只知道讀書讀書,並深信這就是我本身的價值,其餘的我甚麼也不管。保持這樣的我,一直到有一天,我段考失常,數學只考了77分,這成績在我現在眼裡看來其實沒什麼,但對當時的我這可不能不算甚麼啊,我崩潰大哭,彷彿自己的人生以崩毀,大家都來安慰我說下次再努力就好,當時班上國文老師倒是沒說甚麼安慰的話,「自己不努力還怪誰」冷冷的一句話卻是打擊了我一直以來的信念,這無疑是在摧毀我對我自記認知的價值啊!
不是只要努力就會考好嗎?不是努力過就會得到認同嗎?那次考試、那些國文老師說的話讓我困惑著讓我迷茫著,一直以來支撐我的東西就是只要「考好就代表一切」,可是我考爛了,這代表甚麼?難道是說我…… 失敗了?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甚麼?我存在這世界上的價值又是甚麼?
來到文藻,第一次離開歸仁來到大都市讀書後,我才發現,以前的我,視野是多麼的狹隘,對自我的認知是多麼的膚淺、愚昧。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了,或許這些事情對其他人來說是沒什麼,可是碰上保有愚昧思想的我卻是一大難題,甚至為困境。
就這樣跌倒又爬起、爬起又摔落,一步一步的走來,有沒有變得更成熟?有沒有變得更厲害更勇敢?我想多少還是有的,至少對於我對於個人自我有更深入的認知,不再是之前那迷茫小羊為了虛偽假象所做出自以為是的假認知,「我就是我」這句話的真理依舊不變,對於自己的能力所能到達之處,其實很多我是做得到的,只是太害怕失敗而不做罷了,有時候,事情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一句「我可以」能改變一切,有些時候,只要相信就好。且並不需要特別關注、羨慕其他人,關於我自己也有屬於我自己的長處不是嗎?
我所能做到的別人也能做到,那又如何?與其他人並行與此,有何不可?我有屬於我個人的獨特性,在做任何事的時候只要加入一點點屬於我自己的部分,那麼同樣的事就會有不太一樣的答案啦。
未來的路還太長遠,一步一步走去還需要一點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該做甚麼、該努力甚麼來支撐自己的夢想?其實答案已寫在我心中,不就是好好地把語文學好,然後學以致用嘛,就這麼簡單,不是甚麼大的嚇死人的雄偉計畫,但這麼簡單的計畫,要執行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我不是天才,我沒有IQ200的頭腦,讀書只能一遍一遍的死記直到活用;我沒有環境,沒有從小就在國外或是外語環境下長大,學習只能靠著一次一次受挫直到成功;我也不是特別外向樂觀大膽的人,沒有足夠的勇氣對未來永遠保持希望,但沒關係,每次每次的害怕,會讓我成長,站上台面對大眾時,我會告訴我自己不怕不怕,直到笑容不再顫抖。放棄甚麼的,何嘗不容易,只要我現在按下delete鍵將這邊文章刪除,再把所有我曾努力過的痕跡抹去就行了,可是,我絕不會這麼做的,算是為了夢想,我也要在逐夢的過程中,不顧一切地證實我存在的價值。
最後送給這篇長長的文一句小結語吧,所謂自我甚麼的不是說說就好,重要的不是去創造自我,而是在尋找自我的途中,你的發現,與你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