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作業(2)&筆記第四周
地理作業(3)
2-1
3.分別以方位法.羅盤方位法和象限角法來標示大森山位於紅頭村的哪個方向?
方位角法:135度.
羅盤方位法:東南.
象限角法:E45度S
2-2
1.下列各地分別在哪個圖網方格?例:壽山國中(7504)
I.中山大學 (7303)
II.元亨寺 (7404)
2.參照圖2-3,指出下列圖網座標有何種地物?
I.174800mE,2505650mN 工廠;礦場
II.173900mE, 2505800mN 崩土
3-1
2.觀察圖3-4的聚落分布有何特徵?
聚落型態為集村,大多佈於田地、鐵路附近。
3-2
1.根據圖3-12辨識下列各地的地形和土地利用
I.183395 山丘,樹林
II.233388丘陵,旱作地
III.1934 丘陵,矮林
IV.2034 丘陵,旱作地
V.2134 平原,旱作地
2.完成大平頂台地乙丙和丁戊間的地形剖面圖
在課本
3.計算出丁.戊兩地之間的平均坡度
12.5%
筆記第四周
補充
1.地圖的由來-最早的地圖在公元前6200年於土耳其地區出現
2.地圖學-地圖學是研究地圖的理論、編製技術與應用方法的科學。
3.心智圖-心智圖是一種圖像或思維的工具,利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去表現人們的想法。
課本
1.地圖的定義-地圖是把地表現象經過簡化和符號化後,縮小表現的一種圖像。
2.地圖的三要素-
I.比例尺-指實際地表被縮小的程度,也等於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值,有文字法、數字法、和圖示法。
II.圖例-在地圖上用來表示地表現象的符號
III.方位-表示地表現象的相對位置 。
3.表達方位的三個方法-
(1).羅盤方位法 (2).方位角法 (3).象限角法 。
4.座標系統的定義-用來表示地表現象絕對位置的系統。
5.座標系統的種類與用途-
I.經緯線坐標-用於小比例尺地圖
II.圖網方格座標-用於大比例尺地圖
5.經緯線的定義-適用於全球的定位座標系統,由地心、南極、北極三個定點,以及地軸和赤道兩條定線所構成的球面座標。
6.經線的定義-地球表面上連接南北極點的假想線,又稱子午線,通過英國 格林威治天文臺的經線,稱為本初經線或零度經線。
5.緯線的定義-與赤道平行的線,緯線的度數是它與赤道在地心所夾的角度,以赤道為0度,南北半球各有90度。
6.時區的定義-地球由西向東自轉一周360度,約需費時24小時,及平均每小時自轉15經度。經線每隔15度,時間便相差1小時,國際上於是以每15度經度為一個時區,全球分為24個時區。
7.圖網方格的定義-簡稱為網格,使用垂直線和水平線把地圖畫分成若干方格。
8.地圖分類的方式-
I.依製圖目的分為普通地圖和主題地圖。
II.依製圖的時間分為古地圖和現代地圖。
III.依繪製的方式分為傳統地圖和數值地圖。
9.普通地圖的定義與用途-在表現各種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和相關位置,內容包括地形、水系、聚落、交通路線、區界及土地利用等所有資料。
10.主題地圖的定義與用途-用於表達某種特定的地理現象,內容僅著重於某項主題的展現和主題無關的地理資料均予省略。
11.數值地圖的定義與用途-將地表或傳統地圖上的資訊,以數值方式儲存和處理後製成的地圖。
12.航空照片的定義與用途-
是以飛機為載具拍攝地面實景製成的地圖,簡稱為航照圖。多運用在軍事用途轟炸目標的辨識。
13.衛星影像的定義與用途-由太空中的資源衛星,接收地表資訊後轉繪成的影像地圖。
14.讀取地圖需具備的能力-需具備使用比例尺估算距離與面積,經由經緯度系統或網格判別方位、地點和位置,以及使用圖例判讀地形、地物分布等讀圖能力。
2-1
3.分別以方位法.羅盤方位法和象限角法來標示大森山位於紅頭村的哪個方向?
方位角法:135度.
羅盤方位法:東南.
象限角法:E45度S
2-2
1.下列各地分別在哪個圖網方格?例:壽山國中(7504)
I.中山大學 (7303)
II.元亨寺 (7404)
2.參照圖2-3,指出下列圖網座標有何種地物?
I.174800mE,2505650mN 工廠;礦場
II.173900mE, 2505800mN 崩土
3-1
2.觀察圖3-4的聚落分布有何特徵?
聚落型態為集村,大多佈於田地、鐵路附近。
3-2
1.根據圖3-12辨識下列各地的地形和土地利用
I.183395 山丘,樹林
II.233388丘陵,旱作地
III.1934 丘陵,矮林
IV.2034 丘陵,旱作地
V.2134 平原,旱作地
2.完成大平頂台地乙丙和丁戊間的地形剖面圖
在課本
3.計算出丁.戊兩地之間的平均坡度
12.5%
筆記第四周
補充
1.地圖的由來-最早的地圖在公元前6200年於土耳其地區出現
2.地圖學-地圖學是研究地圖的理論、編製技術與應用方法的科學。
3.心智圖-心智圖是一種圖像或思維的工具,利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去表現人們的想法。
課本
1.地圖的定義-地圖是把地表現象經過簡化和符號化後,縮小表現的一種圖像。
2.地圖的三要素-
I.比例尺-指實際地表被縮小的程度,也等於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值,有文字法、數字法、和圖示法。
II.圖例-在地圖上用來表示地表現象的符號
III.方位-表示地表現象的相對位置 。
3.表達方位的三個方法-
(1).羅盤方位法 (2).方位角法 (3).象限角法 。
4.座標系統的定義-用來表示地表現象絕對位置的系統。
5.座標系統的種類與用途-
I.經緯線坐標-用於小比例尺地圖
II.圖網方格座標-用於大比例尺地圖
5.經緯線的定義-適用於全球的定位座標系統,由地心、南極、北極三個定點,以及地軸和赤道兩條定線所構成的球面座標。
6.經線的定義-地球表面上連接南北極點的假想線,又稱子午線,通過英國 格林威治天文臺的經線,稱為本初經線或零度經線。
5.緯線的定義-與赤道平行的線,緯線的度數是它與赤道在地心所夾的角度,以赤道為0度,南北半球各有90度。
6.時區的定義-地球由西向東自轉一周360度,約需費時24小時,及平均每小時自轉15經度。經線每隔15度,時間便相差1小時,國際上於是以每15度經度為一個時區,全球分為24個時區。
7.圖網方格的定義-簡稱為網格,使用垂直線和水平線把地圖畫分成若干方格。
8.地圖分類的方式-
I.依製圖目的分為普通地圖和主題地圖。
II.依製圖的時間分為古地圖和現代地圖。
III.依繪製的方式分為傳統地圖和數值地圖。
9.普通地圖的定義與用途-在表現各種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和相關位置,內容包括地形、水系、聚落、交通路線、區界及土地利用等所有資料。
10.主題地圖的定義與用途-用於表達某種特定的地理現象,內容僅著重於某項主題的展現和主題無關的地理資料均予省略。
11.數值地圖的定義與用途-將地表或傳統地圖上的資訊,以數值方式儲存和處理後製成的地圖。
12.航空照片的定義與用途-
是以飛機為載具拍攝地面實景製成的地圖,簡稱為航照圖。多運用在軍事用途轟炸目標的辨識。
13.衛星影像的定義與用途-由太空中的資源衛星,接收地表資訊後轉繪成的影像地圖。
14.讀取地圖需具備的能力-需具備使用比例尺估算距離與面積,經由經緯度系統或網格判別方位、地點和位置,以及使用圖例判讀地形、地物分布等讀圖能力。